一台无人机 “搞定”荔枝园|“科技赋能荔枝产业 智慧采摘引领未来”
文、搞定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实习生 马欣然 胡雪洁
如今的台无荔枝种植园究竟有多高科技?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广州市从化区荔枝文化博览园(下称“博览园”)。人机不可名状网在这里,荔枝领天上无人机、园科业智卫星,技赋地面有自动化作业系统,枝产摘引后台还有智慧管理“大脑”,慧采让荔枝种植整个过程都走上了智能化、搞定数据化的台无科学之路。
“荔枝智慧果园是人机不可名状网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荔枝领从化荔枝产业研究院院长欧阳建忠说。园科业智
他告诉记者,技赋果园智慧化建设是枝产摘引将数字农业技术在荔枝产业上的落地过程,也是研究院一直以来的工作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团队的合作支持下,如今荔枝智慧果园已经成形。
博览园内一栋小楼的平台上,两个方形的白色箱子颇引人注目。这,正是智慧果园的核心设备之一——无人机机巢。
只见,在后台发出指令后,机巢缓缓打开,一架无人机赫然出现在了记者眼前。随后,无人机快速升空,开始了自己的智慧巡园作业。
“无人机的任务是每天都要按照设定的路径和飞行规则进行巡园工作,并采用图像识别和AI算法等技术,对所有的荔枝树进行拍照和数据分析,以此将荔枝的生产过程数据化,并进一步智慧化。”欧阳建忠说。
而在博览园的中控大屏上,无人机的实时数据在这里清晰可见。据介绍,占地1000多亩的博览园中,每一棵荔枝树都有包含了坐标位置、大小、品种等数据的“身份证”。无人机巡园时,会对每一棵荔枝树进行拍照监测,并将数据传回到智慧管理平台的数据中。
据欧阳建忠介绍,无人机在返回机巢后,同步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完成充电后继续完成巡园任务,整个过程无需人力操作,大大提升了效率,并节省了人力。
“相比之下,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750亩果园面积的监测任务,如果靠人力,跑断腿一天也只能完成几十亩,而且人员还无法从俯视角度观察到树冠的情况。”欧阳建忠说。
而无人机并不只是简单地拍摄照片,据了解,拥有高达4500万像素分辨率相机的无人机,甚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荔枝树叶上的一只蚂蚁。因此,荔枝果实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不会被错过。
“譬如说,荔枝的果实如果出现了白斑,那可能是有病害发生,无人机在拍摄并识别出后,将会发出预警,并‘命令’喷药无人机出动进行相关作业。”欧阳建忠说。
技术人员将荔枝的一年的生产周期划分为10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标准,无人机作业时将参照标准进行对应的作业。如,无人机可以判断出荔枝果实是否已经达到了采摘的标准,如果到了相应的阶段却还没有达标,那就会按照作业方案,启动施肥作业,对荔枝树施加更多养分。
在充分的数据之上,为果园的智慧化打下了基础。如今,博览园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荔枝树的生产状态,还可以提前计算出挂果的数量,并对产量进行估算。
欧阳建忠说,目前这一套智慧果园管理系统,已经在全省建立了2000多个监测点,覆盖了大约22万亩的面积、40多万株荔枝树。管理系统还有连接农业专家的功能,专家不仅可以在手机上就看到果园的实时数据和画面,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一功能,直接对荔枝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
本文地址:http://hainan.jn5208.com/html/48c679988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